2 倍就是 10, 基数为 5 。但在减少的过程中,“倍”的基数就发生了变化。如 5 缩小 2 倍,“倍”的基数已经发生了转移,不再是 5 ,而是2.5 ,因为正是 2.5 增加到它的 2 倍,结果是 5 。
我们可以用公式来说明在增加与减少过程中的不同基数。
扩大:基数×倍数 = 扩大后的数
缩小:缩小前的数÷倍数 = 基数
人们习惯了在数量增加时用“倍”的方式,自然会由此及彼类推,在数量减少时同样用“倍”;既然增加时用“倍”是“乘”的关系,那么缩小时用“倍”自然就是“除”的关系了。如此对应,关系明确,非常清楚,难怪群众喜闻乐见了。郭沫若的《洪波曲?苏联纪行》中也出现过这种用法:“听说这比战时已经便宜了三倍了。”
这种用法历经千年而仍然存在,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我认为如果大家都明白减少时“倍”的意思,不会造成误解,那就完全可以大胆地去用,不必有太多的顾忌。
听听那英语是怎么说的
○茅孟调
小学数学教材中“扩大几倍就是用几乘,缩小几倍就是用几除”的说法可能是受到了英语的影响。“倍”在英语中就是 time, 英语中增加和减少都用 time 。
如: When the voltage is steppedup by 10 times,the strength of the current must be steppeddown by 10 times. (当电压升高 10 倍时, 电流强度必定下降 10 倍。)
英语中 time (倍) 的使用规律非常清楚,比如 to increase n times 就是增加 n 倍,而 to decrease n times 则是减少 n 倍。其中包含的倍变关系岂不是与“扩大几倍就是用几乘,缩小几倍就是用几除”一模一样吗?
语言有差异,但思维是相通的。英语能在减少时用 time, 汉语当然也可以在减少时用“倍”。这样一来,不是也更便于汉语与英语的转换对译了吗?
缩小几倍不能成立
○谭生树
《新华字典》《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倍”的一个义项一致肯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