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便舍“半”而取“倍”了。这可以说是修辞的需要压倒了词义的规范。类似的还有:“实践证明,声音的分贝数增加或减少一倍,人耳听觉响度也提高或……”这里“增加或减少一倍”的“一倍”属于“同类项的合并”,符合人们在语言运用上追求“简洁”的心理需求。
但是人们还有单独运用“减少一倍”的, 这是怎么回事? 查《汉语大词典》 “倍”有个义项是“折半”,有个词语叫“倍论”,是指官吏频犯赃罪,如所犯罪法不等,即以重赃之数并人轻赃,然后折半论罪。
因此“减少一倍”就是“减少一半”,就是“减少二分之一”,而且还有一定的修辞价值, 应该允许它存在。
“增加 (减少)了”和“增加 ( 减少 ) 到”
○盛曙檀
有人把 reduce 5 times 或 shorten 15 times 翻译成“减少(缩短)了 5 倍”,这是不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差异而造成的误译。
黄荣恩编著的《科技英语翻译浅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l年第 1 版)专门谈到过倍数的译法:“在倍数的表达上,英汉两种语言却有不同的表达习惯。比如 to increase 4 times ,汉译时可译为‘增加了 3 倍 ' 也可译为‘增加到 4 倍 ',所以常常在‘增加了 '和‘增加到 '这类问题上混淆不清。又如英语可以说 to reduce 4times 汉语却不能说‘减少 4 倍 ', 而说‘减少了四分之三 ',或说‘减少到四分之一 '。因此在翻译倍数时必须慎重处理。”
类似的说明有很多,概括地说,汉语用“倍”与英语用 time 的最大区别是: 汉语中的“增加(减少)”有“增加(减少)了”和“增加(减少)到”的不同,而英语中的 increase (增加)和 reduce (减少)在与 time (倍)连用的时候则只有“增加到”和“减少到”的意思。
因此汉语在减少时不能机械地照搬英语的用法直接说“减少几倍”而应该说“减少几分之几”或“减少几成”。
理直气壮说“不”
○王国锋
所有的现代汉语教材,对数量减少用倍数的表达方式,都是说“不”。道理嘛,很简单: 表数量增减该用原来的数作基数,不能用增减后的数作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