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一抖就会捅出大娄子
由于电脑写作与编辑的日益普及,网络资料的大量引用,以及新媒体时代新闻竞争所带来的“抢新闻”“博眼球”的风气等,文字性、技术性差错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复制粘贴,手一抖就会捅出大娄子。记者写作、编辑排版,复制粘贴在所难免。但如果操作时不瞻前顾后、操作细致、认真核对,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差错。如某南方省级党报报道“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主要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误将同一版面上一名官员因贪污和受贿被查处消息中的“因贪污和受贿”,复制替换了前文的“组织”二字,造成了不良政治影响。
快捷输入,字母一颠倒表述面目全非。中文输入法素有“万码奔腾”之称,在使用这些类型不同的输入法与快捷输入时,如果在录入后不认真较对,就会出现不可思议的差错。比如,东北某晚报把“线索”打成了“线所”;东南一省会党报把“鼓励推动重心下移”写成了“鼓楼推动重心下移”。
网络资料,转来转去容易南辕北辙。面对网络的海量信息,如果不注意甄别和追本溯源,贸然加以引用,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甚至在转述中扭曲原意。比如中央某报在引用一份外文转译的资料时,把原文的“仅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就完成了1230次跨境并购交易”的“第三季度”,错写成了“前三季度”。一字之差,数据严重失实。
引用外媒,政治敏锐性受影响。有些媒体直接引用外媒的数据与说法,不但报道方式与语言风格受外媒影响,当事涉政治问题时,也缺乏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在无关政治问题报道中,有时也会出现政治性差错。比如华东一份发行很大的都市报,在报道中就采用了“首批中港互认基金获准发售”的大标题。“中港”正确的说法应是“内地与香港”。
网言微语,降低青年对文字的敏感度。网上聊天或发微信短信,为图简便,往往各种同音形近字混用,使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文字与语法等差错的心理容忍度大大提升,敏感度大大降低。比如许多年轻人“的”“地”“得”不分。又如北方某晚报把“助纣为虐”刊成“助咒为虐”,某杂志将“哪怕”“竟然”刊成“那怕”“竞然”等。中文编辑校对网公众号上一期内容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请点击:都怪你,我已经吃狗屎汤了
读图时代,图片也成为差错重灾区。在大量使用照片、图表时,如果不注意用图规范和认真审图,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比如某财经类报纸在报道“中国与全球资源相互依赖有多强”和“全球投资企业家最担心的风险是什么”时,文中的地图漏绘了我国与相邻国家有争议的一个重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