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坐享其成   轻松办公
——还您一个轻松自然的工作心情
your work in a relaxed and natural in the mood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破解新媒体时代的差错风险
来源:中文编辑校对网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7-03-16 | 28404 次浏览 | 分享到:

手一抖就会捅出大娄子

由于电脑写作与编辑的日益普及,网络资料的大量引用,以及新媒体时代新闻竞争所带来的“抢新闻”“博眼球”的风气等,文字性、技术性差错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复制粘贴,手一抖就会捅出大娄子。记者写作、编辑排版,复制粘贴在所难免。但如果操作时不瞻前顾后、操作细致、认真核对,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差错。如某南方省级党报报道“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主要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误将同一版面上一名官员因贪污和受贿被查处消息中的“因贪污和受贿”,复制替换了前文的“组织”二字,造成了不良政治影响。

 

快捷输入,字母一颠倒表述面目全非。中文输入法素有“万码奔腾”之称,在使用这些类型不同的输入法与快捷输入时,如果在录入后不认真较对,就会出现不可思议的差错。比如,东北某晚报把“线索”打成了“线所”;东南一省会党报把“鼓励推动重心下移”写成了“鼓楼推动重心下移”。

 

网络资料,转来转去容易南辕北辙。面对网络的海量信息,如果不注意甄别和追本溯源,贸然加以引用,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甚至在转述中扭曲原意。比如中央某报在引用一份外文转译的资料时,把原文的“仅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就完成了1230次跨境并购交易”的“第三季度”,错写成了“前三季度”。一字之差,数据严重失实。

 

引用外媒,政治敏锐性受影响。有些媒体直接引用外媒的数据与说法,不但报道方式与语言风格受外媒影响,当事涉政治问题时,也缺乏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在无关政治问题报道中,有时也会出现政治性差错。比如华东一份发行很大的都市报,在报道中就采用了“首批中港互认基金获准发售”的大标题。“中港”正确的说法应是“内地与香港”。

 

网言微语,降低青年对文字的敏感度。网上聊天或发微信短信,为图简便,往往各种同音形近字混用,使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文字与语法等差错的心理容忍度大大提升,敏感度大大降低。比如许多年轻人“的”“地”“得”不分。又如北方某晚报把“助纣为虐”刊成“助咒为虐”,某杂志将“哪怕”“竟然”刊成“那怕”“竞然”等。中文编辑校对网公众号上一期内容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请点击:都怪你,我已经吃狗屎汤了

 

读图时代,图片也成为差错重灾区。在大量使用照片、图表时,如果不注意用图规范和认真审图,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比如某财经类报纸在报道“中国与全球资源相互依赖有多强”和“全球投资企业家最担心的风险是什么”时,文中的地图漏绘了我国与相邻国家有争议的一个重要地区。

 

抢发新闻,淡化了层层把关意识。为了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记者往往稿子一写完就出手,编辑也无意间放宽了把关尺度,“一遍稿”“一遍版”的现象日益突出,出错几率随之上升。比如某党报把某高校“副教授周凯”错写成了“教授周凯副”。又如某地级党报在同一篇有关当地凶杀案的报道中,凶手一会儿是“廖某”,一会儿又变成了“缪某”。

 

防差错就这么多手段,请牢记

在新媒体环境下防范报道差错,除了继承传统主流媒体良好的新闻工作传统,更需强调多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从管理层到采编一线的多层次、到采编校的多环节,加强交流互补,破解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差错风险。

 

在领导层方面,要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编校质量所面临的新挑战,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出现报道差错的新特点与规律,积极探索利用新的技术手段,规范业务流程,提高编采人员的质量意识,为防范报道差错打牢思想与制度基础。

 

比如,对新闻从业人员,既要抓好导向性政治性培训,也需重视基础的文字技能考核与培养。传统上不少报社的编辑部门会把积累下来的最基本的新闻采编ABC编成《编辑实用手册》之类,有较好的提质防错效果。此外,也可以关注中文编辑校对网公众号、网站、客户端,每期每条都是与编辑校对相关的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更有条件将其编成电子版的相关资料集,并保持随时更新。不仅编辑、校对要随时学习、参考,特别是记者也要认真学习,随时关注。

 

在记者方面,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技术便利,让记者把好第一关,写稿当好第一编。一个好记者,首先要能当好自己稿件的编辑校对。要非常善于对自己的稿件删繁就简、提炼标题等等。这些一般被认为是编辑校对所应具备的功夫,如果记者不具备,他不但很难成为一个好记者,在报道中出现差错的几率也相对升高。

 

一般报社采编人员规范中,通常也都会要求记者把好第一关,比如要对时间、地点、人名、单位名称、身份、数据等,进行认真核实和向被采访人反复求证。

 

目前则可以更多利用技术手段,比如在记者稿件提交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设置相关提醒式的问题,督促记者再次对稿件所述事实进行核对,不要一味求快,确定不留下任何疑点,确保稿件相关内容的准确性。

 

在编辑层面,提升全方位的质量意识,不但追求稿件与版面的出新出彩,同时要关注内容上不出漏出错。最重要的是这一条:永远保持质疑态度,不轻信经验和记忆。在校对环节,要重视校对工作的专业化。

 

校对与编辑工作关系密切,但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因为从阅读目的看,编辑是“线性阅读”,即看稿主要是看是不是符合版面需要,顺便改正其中的错误。校对是“点性阅读”,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差错,绝不允许像看小说一样得意忘言,而是要“得字忘意”,专注于每个字词、字母或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甚至可以不知道这篇文章整体在说什么。

 

从校正性质看,同样是改正错误,编辑是“自校”,校对是“他校”。同一稿件的处理往往是同一编辑,但校对往往采用一二遍稿交叉校对方法,即同一篇稿由不同的人来校对。即使是同一位校对来校,他也会不管稿子内容是否熟悉,像看头一遍稿一样专注于发现差错。因此,编辑与校对两者着眼点与兴奋点有很大差异,可以相互补充,不能完全代替。

 

在编采反馈方面,须建立与编校质量有关的编采反馈机制。与编校质量有关的编采沟通不能大而化之,一两周才开一次协调会,应随时反馈,一字一词消灭瑕疵,日积月累,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现在微信等新的交流手段比较普及,可以通过建立编采微信群等方式,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向所有编采人员进行提醒,效率高,效果好。

 

每当媒体本身或兄弟单位有差错发生,应通过深究差错原因,及时建立相应的防范制度与措施,不断加强规章制度的积累与完善。

 

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交互性。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可以通过引入社会监督、及时发布更正等,让编采人员时刻绷紧编采质量这根弦,防止报道差错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报道差错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来源: 中国记协网:如何破解新媒体时代的差错风险。崔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