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这些成语,可不能瞎比喻
来源: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6-10-08 | 11416 次浏览 | 分享到:


1.谭米丹:雪泥鸿爪勘狐踪(《中国妇女报》,2010年11月3日)


2.我国新生代的鸟类化石发现甚少,而且大部分是残肢断骨或者零星羽毛,纯属雪泥鸿爪,给鉴定具体的鸟类名称造成了极大困难。(中国公众科技网,2004年6月25日)


3.虽然有数百篇的小小说佳作,被选入多种典藏版和进入语文教材……但真正被社会认可的小小说作家,可能会被写进文学史的实属“雪泥鸿爪”。(《小小说选刊》,2006年第8期)


例1说的是南昌铁路公安局技术刑侦员谭米丹,善于从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指纹、脚印中,找到线索,察到犯罪嫌疑人的踪迹。比喻的是痕迹,但不是往事的痕迹,显然不能使用“雪泥鸿爪”,应该改为“蛛丝马迹”。例2是说现在发现的新生代的鸟类化石太少,而且多是不完整的,这与往事留下的痕迹毫不相干,应该改用“一鳞半爪”。例3是说小小说作家能被写入文学史的恐怕为数极少,这与“雪泥鸿爪”更不沾边了,应该改为“凤毛麟角”。

吉光片羽


古代传说有一种神兽叫吉光,能活三千年,用它的毛皮制成裘衣,入水不沉,入火不焦,汉武帝时西域就曾进献过一件吉光裘(见汉·刘歆《西京杂记》、晋·葛洪《抱朴子》等书)。后来人们就用“吉光片羽”(神兽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诗文字画或文物。例如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长历拾遗表》:“唐初孔氏颖达犹存,今已不可得见,独其吉光片羽流传于断楮残墨之间,学者得因是以考见当时之日月,诚不可不宝爱而珍惜之也。”朱光潜《艺文杂谈·谈书牍》:“魏、晋以前,著录的书牍多为吉光片羽,言简意赅而风味隽永。”


“吉光片羽”只能比喻具体的诗文字画或其他文物,而不能比喻思想、精神、风貌之类的抽象事物,而且这些东西必须是古代或前人遗留下来的,而不是现在才产生、出现的。现在有人用来比喻现在才出现的、抽象的事物,显然比喻失当。例如:


1.这些见解或许只是一些吉光片羽,甚或因不成体系而带有一些即兴的色彩,却无不有着两刃相交的剀切与直抵内心的透彻。(《广州日报》,2008年7月14日)


2.一次旅游只能领略(这座城市的)吉光片羽。(《厦门商报》,2010年7月21日)


例1是说这些见解可能只是零星的不成体系的东西,例2是说一次旅游不可能领略厦门风光的全貌,“吉光片羽”在这里比喻的都是现在出现的抽象事物,想要表达的都是“零星”“片断”“部分”之类的意思,与成语的原意大相径庭,应该改为“一鳞半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