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这些成语,可不能瞎比喻
来源: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6-10-08 | 11414 次浏览 | 分享到:

许多成语具有比喻义,人们使用这类成语就是用它作比喻,形象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只有准确理解成语比喻的是什么,然后才能恰如其分地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修辞效果。这类成语多数不难理解,使用起来不容易出错。但也有一些比较难于理解和使用,需要格外小心,否则很容易比喻失当,造成误用。下面举几个例子。

为虎作伥


古代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给老虎带路去吃别人。后用“为虎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帮助恶人干坏事。使用这条成语必须弄清谁是“虎”,谁是“伥”。例如老舍《四世同堂》五十一:“再加上汉奸们的甘心为虎作伥,日本人要五百万石粮,汉奸们也许要搜刮出一千万石,好博得日本人的欢心。”在这句话里,“虎”是“日本人”,“伥”是“汉奸”,他们都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现在有人把算不上恶人的比作“虎”,算不上帮凶的比作“伥”,或者把“虎”当成“伥”、把“伥”当成“虎”,以致比喻失当。例如:


1.(听到载湉的死讯后)74岁的慈禧太后放心地闭上了眼睛,也离开了她为虎作伥60多年的人世间。(人民网,2009年6月18日)


2.十八大以来,48只“大老虎”落马……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老虎”背后,谁在为虎作伥?(人民网,2014年8月31日)


慈禧太后就是天字第一号的“虎”,如果她也可以比作“伥”,那么普天之下谁还有资格比作“虎”呢?例2似乎是想追问谁是这些“老虎”背后的保护伞,如果真有,那也应该是比这些“老虎”更大的老虎,怎么能把他们比作“伥”呢?

为渊驱鱼


《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意思是:替深水潭把鱼赶来的是水獭,替丛林把鸟雀赶来的是鹞鹰,替汤武把人民赶来的是桀纣。后来就用“为渊驱鱼”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采用错误的做法,把本来可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赶到敌对方面去。例如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彩。”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三二:“苛察繁则人人钳口,正气消沉;聚敛重则小民生机绝望,不啻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使用这条成语,必须弄清“渊”是谁,“鱼”是谁,“为渊驱鱼”的又是谁。前举姚雪垠用例,“渊”是农民起义军,“鱼”是老百姓,“为渊驱鱼”的是明朝政府。毛泽东用例,“渊”是敌人,“鱼”是群众,“为渊驱鱼”的是执行“关门主义”策略的人。弄不清、扣不准这三点,便贸然使用,往往比喻失当,造成误用。例如:


1.(美国)在中国周边制造动荡乃至诱发战争,是想让中国陷入四面楚歌,或与外敌发生对抗,或引发国内冲突,从而达到为渊驱鱼,把中国资金赶到美国去!(全球军事网,2012年8月12日)


2.武侠小说……是一种“小儿不宜”的读物……迷上武侠小说而误了学业的孩子不在少数……《天龙八部》入选教材,简直是为渊驱鱼,引狼入室。(人民网, 2005年3月5日)


例1是说美国想“把中国资金赶到美国去”,即赶到自己的一方,而不是敌对的一方。这是为“己”驱鱼,而不是为“渊”驱鱼。应该把“达到为渊驱鱼”改为“坐收渔利”。例2是说《天龙八部》入选教材,容易使学生“迷上武侠小说而误了学习”。“鱼”是学生,“渊”又是谁?恐怕就是武侠小说吧,这从后文的“引狼入室”可以得到印证(把武侠小说比作狼也不恰当)。武侠小说同正课并不是水火不容、互相对立的事物,比作“渊”亦属比喻失当。

玉石俱焚


“玉石俱焚”,美玉和石头一起烧毁,比喻好的坏的一同毁灭。语出《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炎:焚烧;昆冈:即昆仑山,盛产美玉)。”例如沈从文《劫余残稿·传奇不奇》:“冬生的老母,只担心被迫随同逃入老虎洞里的冬生,在混乱中会玉石俱焚,和那一伙强人同归于尽。”只有好的和坏的一同毁灭,才能说“玉石俱焚”。如果毁灭的都是好的,都是坏的,或分不出谁好谁坏,就不能用“玉石俱焚”作比喻。例如:


1.去年的大邱田径世锦赛,罗伯斯销魂一拽……(刘翔)到手的金牌飞走了,罗伯斯的冠军也被最终剥夺,弄得个玉石俱焚。(《三湘都市报》,2012年2月20日)


2.不是情妇真的要“反腐”,因为情妇与贪官还是感情和利益共同体,倘若玉石俱焚之后,贪官丢官,情妇也会跟着倒霉。(《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5月15日)


3.文强卖官老婆牵线玉石俱焚警醒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2月2日)


罗伯斯和刘翔都是世界顶尖的运动员,应该说都是“玉”,很难说谁是“石”。贪官固然是“石”,但情妇也不是“玉”。因此这两例都不能使用“玉石俱焚”,可以改为“两败俱伤”。至于文强和他的老婆,本来就是一丘之貉,两块顽石,说“同归于尽”则可,说“玉石俱焚”就不沾边了。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意思是鸿雁在化了雪的泥土上走过时留下的爪印。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后以“雪泥鸿爪”四字成文,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例如明·姚希孟《邓尉诸山寻梅记》:“过徐氏书院,昙旭出伊蒲饭余,秋月供佳茗,又忆乙卯年读书时事,皆作雪泥鸿爪矣。”冰心《〈冰心散文选〉自序》:“又如《往事》,那都是我心版上深印的雪泥鸿爪,值得纪念,不记下可惜。”有人竟然用来比喻人的踪迹、事物的片断等等,显然比喻失当。例如:


1.谭米丹:雪泥鸿爪勘狐踪(《中国妇女报》,2010年11月3日)


2.我国新生代的鸟类化石发现甚少,而且大部分是残肢断骨或者零星羽毛,纯属雪泥鸿爪,给鉴定具体的鸟类名称造成了极大困难。(中国公众科技网,2004年6月25日)


3.虽然有数百篇的小小说佳作,被选入多种典藏版和进入语文教材……但真正被社会认可的小小说作家,可能会被写进文学史的实属“雪泥鸿爪”。(《小小说选刊》,2006年第8期)


例1说的是南昌铁路公安局技术刑侦员谭米丹,善于从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指纹、脚印中,找到线索,察到犯罪嫌疑人的踪迹。比喻的是痕迹,但不是往事的痕迹,显然不能使用“雪泥鸿爪”,应该改为“蛛丝马迹”。例2是说现在发现的新生代的鸟类化石太少,而且多是不完整的,这与往事留下的痕迹毫不相干,应该改用“一鳞半爪”。例3是说小小说作家能被写入文学史的恐怕为数极少,这与“雪泥鸿爪”更不沾边了,应该改为“凤毛麟角”。

吉光片羽


古代传说有一种神兽叫吉光,能活三千年,用它的毛皮制成裘衣,入水不沉,入火不焦,汉武帝时西域就曾进献过一件吉光裘(见汉·刘歆《西京杂记》、晋·葛洪《抱朴子》等书)。后来人们就用“吉光片羽”(神兽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诗文字画或文物。例如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长历拾遗表》:“唐初孔氏颖达犹存,今已不可得见,独其吉光片羽流传于断楮残墨之间,学者得因是以考见当时之日月,诚不可不宝爱而珍惜之也。”朱光潜《艺文杂谈·谈书牍》:“魏、晋以前,著录的书牍多为吉光片羽,言简意赅而风味隽永。”


“吉光片羽”只能比喻具体的诗文字画或其他文物,而不能比喻思想、精神、风貌之类的抽象事物,而且这些东西必须是古代或前人遗留下来的,而不是现在才产生、出现的。现在有人用来比喻现在才出现的、抽象的事物,显然比喻失当。例如:


1.这些见解或许只是一些吉光片羽,甚或因不成体系而带有一些即兴的色彩,却无不有着两刃相交的剀切与直抵内心的透彻。(《广州日报》,2008年7月14日)


2.一次旅游只能领略(这座城市的)吉光片羽。(《厦门商报》,2010年7月21日)


例1是说这些见解可能只是零星的不成体系的东西,例2是说一次旅游不可能领略厦门风光的全貌,“吉光片羽”在这里比喻的都是现在出现的抽象事物,想要表达的都是“零星”“片断”“部分”之类的意思,与成语的原意大相径庭,应该改为“一鳞半爪”。

翻云覆雨


“翻云覆雨”意思是手心向上时兴云,手心向下时作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语本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例如茅盾《论“宽容”之道》:“对于翻云覆雨,毫无操守,而偏偏俨然自居的丑角,也决不宽容。”秦牧《画地为牢与广阔天地》:“生活上的穷奢极侈,糜烂腐败,作风上的两面三刀,翻云覆雨,理论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就是他们的马脚和破绽的一部分。”


有人以为既然能够兴云作雨,想必神通广大,气势宏伟,于是把它同“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能施展法术呼唤风雨,现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局面)混为一谈。也有人以为既然可以兴云作雨,想必也可以掀起风浪,推动波澜,于是把它同“兴风作浪”(掀起风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推波助澜”(推动水波,助长大浪,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发展)混为一谈。均属比喻失当。例如:


1.在今年的外援市场上,马布里和戴维斯是名头最响和战力最强的外援…在CBA的赛场上,绝对能够翻云覆雨。(《现代快报》,2010年12月16日)


2.在猪肉市场上曾有不少资金进出,翻云覆雨,最终导致猪肉价格暴涨暴跌。(人民网,2011年6月22日)


3.上游的药农和下游的中药制药企业……都不是这次涨价的主要受益者,恰恰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渠道中间商在其中起到了翻云覆雨的作用。(《新闻晚报》,2011年6月13日)


例1是说马布里、戴维斯能力超群,足以在赛场上呼风唤雨、左右局势,例2是说有人在猪肉市场上兴风作浪,例3是说中间商在中药涨价的过程中推波助澜,都不是说他们反复无常、玩弄权术,显然都不能使用“翻云覆雨”。(作者赵丕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