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如今,不少披着学术外衣的研究,正呈现出“令人发指”的低智倾向。(《西安晚报》,2013年7月20日)
2.梅西在场上却一直悠闲地散步……踢满了全场比赛的梅西,一共只跑了7409米,这一数据相当“令人发指”。(《北京晚报》,2013年4月24日)
3.昨天的最高气温……富阳〔达到〕39.8℃,离40℃这个令人发指的关口,只差半口气。(《今日早报》,2013年7月11日)
某些所谓科研论文质量越来越差,的确令人忧虑;球星梅西在赛场上不积极奔跑,的确令人失望。当然也有人对此感到愤慨,但总不致愤怒到极点,说“令人发指”未免言过其实。气温高达40℃,确实令人难以忍受,但是谈不上愤怒,更不致愤怒到极点,说“令人发指”就更加离谱了。
作奸犯科
“作奸犯科”意思是为非作歹,触犯刑律。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例如明·袁帙《世纬·贵士》:“士之作奸犯科者,付之刑部都察院,评之大理寺。”明·王世贞《先考思质府君行状》:“其有作奸犯科,簧鼓为幻者,许三师纠察,论罪无赦。”李劼人《死水微澜》二部八:“至于近年,教民二字,竟成了护身之符,官吏不能治,王法不能加,作奸犯科,无所不用其极。”
“作奸犯科”指的不是一般地犯错误、做坏事,而是严重地触犯刑律。“作奸”就是做不法之事。“科”是刑律,“犯科”就是触犯刑律。所以诸葛亮说“作奸犯科”要“付有司,论其刑”,袁帙说要送交“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治罪,王世贞说要允许“三师纠察,论罪无赦”。可见这条成语的语义很重,使用时必须注意分寸,切不可重词轻用。请看误用的例子:
1.乔燕和说:“乔家的生意终结了,可乔家的精神却一代代传承了下来。我们这个家族70多口人,没有一个作奸犯科的,乔家的后人们也一直恪守着祖先留下的规矩,诚信忠义。”(人民网,2010年12月3日)
2.艺术家必须应该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公众期望的是更多真正德艺双馨艺术家出现;而那些作奸犯科并自鸣得意的缺陷艺术家,早晚会遭到昔日拥戴者的鄙弃。(《新闻午报》,2009年1月12日)
3.甘肃省武威市梁州区在全区公检法系统竞职笔试中,为了保证公正、杜绝作弊……聘请18名少先队员担任监考官。孩子们不负众望,秉公执法,当场抓出25名作奸犯科的考生。(《新民晚报》,2010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