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直接了当”应为“直截了当”。在历史上,“直截了当”有写作“直捷了当”的,但不写作“直接了当”。把“截”写为“接”视为一个差错,除了考虑词形的规范外,还因为两者在词义上存在微妙差别。所谓“直截”,就是不兜圈子,不绕弯子,它和后面的“了当”,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干脆、爽快。这是一种态度。而“直接”是和间接相对应的,说的是不经过中间环节,进入下一个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程序。考虑到“直截了当”的表达意图,理应取“直截”而不是“直接”。
阱:陷井/陷阱
【病例】街头的海报上赫然写着:“设陷井,女老板偷漏税款心生毒计;造假供,贫弱女为救母亲诬陷男友。”
【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辨析】“陷井”应为“陷阱”。“阱”和“井”读音均为jǐnɡ,又均为地上挖出的洞或坑,但两字用途悬殊。“井”,甲骨文象木头纵横搭出的井栏形,本义指水井。引申指类似水井的物体,如矿井、油井、天井。古代凡人居处必有井,故“市井”一词可指乡里。“阱”则是会意字,从阜从井。《说文》:“阱,陷也。”本义指防御或捕捉野兽的陷坑。“陷”和“阱”为同义语素。一个是用于捕捉的“阱”,一个是用于汲水的“井”,两者的用途是不相干的。
洽:融恰/融洽
【病例】小玲待婆婆如亲妈,和小姑、小叔的关系也非常融恰,年年被村里评为好媳妇。
【诊断】音同形似致误。
【辨析】“融恰”应为“融洽”。“恰”和“洽”的读音均为qià。三点水的“洽”,本义为沾湿、浸润,故其字从水。由浸润引申出和睦、协调、商量等义项。所谓“融洽”,说的是关系的和睦、协调,和“洽”字的引申义是一致的。竖心旁的“恰”,可以用作形容词恰当,如“其言不恰”;或者用作副词正好,如“恰到好处”。但不能用于“融洽”。
瘙:搔痒病/瘙痒病
【病例】老年人发生搔痒病,往往以躯干最痒,患者有针刺、灼热或虫爬行感。
【诊断】形似义混致误。
【辨析】“搔痒病”应为“瘙痒病”。瘙痒病医学上指一种有明显瘙痒感而没有原发性病变的皮肤病。“瘙”,音sào,古书上指疥疮,故以病字头为形符。“搔”,音sāo,用指甲或其他物体轻轻抓挠,故以提手旁为形符。瘙、搔二字词性不同,“瘙”是名词,“搔”是动词;“瘙痒”是皮肤的一种感觉,“搔痒”则是止痒的一种动作。瘙痒病患者难免会搔痒,但搔痒者不一定都患有瘙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