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常见别字辨析
来源: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5-12-08 | 24031 次浏览 | 分享到:


壸:壶奥/壸奥

【病例】“深得《金瓶梅》壶奥”,这是脂砚斋在《石头记》第十三回写的一条批语,向为人们论证《红楼梦》与《金瓶梅》之渊源关系时所引用。

【诊断】形似致误。

【辨析】“壶奥”应为“壸奥”。这两个字高度形似,仅一横之差。“壶”是一个常用字,茶壶的“壶”,音hú,下部为“业”。“壸”是一个冷僻字,音kǔn,下部为“亚”。“壸”的本义为宫中的小路。最初的字形呈现曲曲弯弯的形状。引申可指内宫。“壸闱”即帝王后妃居处,“壸政”指宫中政事。宫中的事自不可外泄,故“壸奥”可形容难以猜透的奥秘。


滥:陈词烂调/陈词滥调

【病例】诗本身并不能比题目给人以更深的印象,常常是那套毫无节制的陈词烂调。

【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辨析】“陈词烂调”应为“陈词滥调”。“滥”,本义为水漫溢出来,引申为过度、浮泛而不切实际,如泛滥成灾、狂轰滥炸、宁缺毋滥等。“烂”,本义指食物松软,引申为有机物腐烂,副词义为程度深,如烂泥、烂账、烂熟等。“陈词滥调”中的“陈”,指言语过时而没有新意,“滥”指过度使用而流于空泛。无论是“陈”还是“滥”,说的都是内容的不能推陈出新,而不是指具体物质的腐烂,所以不能写成“陈词烂调”。


概:气慨/气概

【病例】他身上有一股“老牛撞南墙,到死不回头”的气慨,一点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

【诊断】形似致误。

【辨析】“气慨”应为“气概”。“概”,音ɡài,本义指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用的刮板,因为是木头做的,故以“木”为形符,不论大斛小斗,只要轻轻一刮,立即“众生平等”,概莫能外。于是“概”有一律、全部义。“气概”的“概”为借用,表示一种豪迈的气度、神情。“慨”,音kǎi,《说文》的解释是:“忼慨,壮士不得志也。”“忼慨”即“慷慨”,“慨”指激昂、愤慨的样子,是一种精神状态,故以“心”为形符。概、慨字形相似,但读音不同,词义有别。


磋:切蹉/切磋

【病例】两位画家都是四川人,有着数十年的交情,他们至今还经常在一起切蹉画艺。

【诊断】音同形似致误。

【辨析】“切蹉”应为“切磋”。“磋”和“蹉”读音均为cuō。“磋”最初指加工象牙,其打磨的过程与石头有关,故其字是石字旁。古人同样表示加工,因材质不同而用字不同: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因磨制东西需来回反复,又引申出研究、讨论的义项,《诗经》中便有这样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即反复研讨、商量。“蹉”,义为“失足”,所以是足字旁,又引申为失误。组词成“蹉跎”,意思是时光白白耽误过去,如“蹉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