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书名或栏目名称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
“精”本指经拣选的好米,“粹”则指纯净而无杂质的米,“精”“粹”都是名词,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8、在否定句式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无时无刻。
“上海世博会如火如荼,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这里把“无时无刻”与“都”搭配使用是错误的。“无时无刻”是无一时无一刻的意思,其含义与“每时每刻”不同,用法也与后者不同。“每时每刻”常与“都”搭配,而“无时无刻”则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
9、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错是: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字“〇”。
比如将“二〇一〇年”误写为“二0一0年”。表示数的空位,有多种写法:阿拉伯数字写为"0";汉字的大写数字写为“零”,小写数字写为“〇”。用电脑键盘输入“〇”,要比"0"复杂,不少人就用"0"去代替“〇”,结果把阿拉伯数字混入了汉字的数字系统。
10、引用古诗时容易发生误解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常有人用这两句诗描写梨花盛开的景色,也有人认为它们写的是冬天的景色,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并非实写梨花,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亦非冬景。
2009年
1、经常混淆的概念是:“祖国”和“新中国”。
2009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在相关纪念活动和媒体报道中,“祖国60岁生日”频频出现,正确的说法应是“新中国60岁生日”。“新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指祖先世代居住的国家,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
2、经常误用的量词是:位。
如:“三位罪犯落入法网”“我是一位歌手”。作为量词,“位”是含有敬重意味的,不应用于“罪犯”等不应受到敬重的人,也不应用于自称。
3、媒体中容易用错的成语是:首当其冲。
如:“他首当其冲坚持上一线工作”“大地让人首当其冲想到的是母亲”。这类说法不仅出现在广播电视中,也出现在报刊图书里。所谓“首当其冲”,义为首先受到冲击,遭遇灾难与不幸,不能理解为“冲锋在前”,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首先”。
4、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是:“己丑年”错成“己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