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10年来100个“年度语文差错”(咬文嚼字珍藏版)
来源: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6-01-04 | 28960 次浏览 | 分享到:


6、常用文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启示/启事。

如:“招聘启示”“征稿启示”。“启示”应为“启事”。“启事”义为公开说明某事,是一种公告性的文体;“启示”义为启发提示,和文体无关。


7、商品名称中常见的错误是:哈蜜瓜。

如:“哈蜜瓜是甜瓜的一个变种。”“哈蜜”应为“哈密”。哈密瓜因新疆地名哈密而得名。


8、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信封上误用括号。

如:“王伟(先生)收”“王伟先生(收)”。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信封上的称谓和“收”字并非注释。


9、容易张冠李戴的引文是:“食色,性也。”

如:“孔子说‘食色,性也’,至今仍被奉为至理。”“它使我们想到了孟子的名言:‘食色,性也。’”“食色,性也”一语出自《孟子·告子上》,它既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而是另一位思想家告子说的。


10、文史知识常见的错误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如:“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野蛮人的行径。”圆明园是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肆意践踏中国主权,其时圆明园已是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