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10年来100个“年度语文差错”(咬文嚼字珍藏版)
来源: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6-01-04 | 28958 次浏览 | 分享到:


10.“折桂”误为“折桂冠”

今年8月,香港小姐总决赛落幕,邵诗获得冠军,许多媒体称之为“折桂冠”。这是杂糅了“折桂”与“桂冠”两个不同的典故。古代把名列第一比喻成“桂林之一枝”,后世便用“折桂”指科举及第,现也指考试或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而“桂冠”是用月桂树叶编制的帽子,古希腊人常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后也可指某种光荣的称号或者竞赛中的冠军。“桂冠”可以夺得、赢得,但不能说“折”。


2013年


1.“土从”误为“枞”

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主考官李梓萌出题ji“ō″gjū″,荧屏公布的答案为“鸡枞菌”。其实,正确的写法是“鸡土从菌”。


2.“英国作家戈尔丁”误为“美国作家菲尔丁”

浙江省2013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里有一句名言:“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试题把说这句名言的“英国作家戈尔丁”错成了“美国作家菲尔丁”。


3.“服法”误为“伏法”

王立军、薄谷开来被公开审判,有媒体在报道中说:“王立军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伏法,不上诉”。其中的“伏法”均是“服法”之误。“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


4.“泄密”误为“泄秘”

在“棱镜门”事件报道中,多家媒体把“泄密”误为“泄秘”。“秘”强调内容隐蔽,如“秘方”、“揭秘”等;“密”强调隐蔽内容,不让人知道。


5.“蜇人”误为“蛰人”

2013年陕西南部秦岭等地发生严重的胡蜂蜇人事件,有媒体在报道时,把“蜇人”的“蜇”误写为“蛰”。


6.文职干部误称“文职将军”

我国军队中,专业技术三级以上文职干部虽享受将官相应的工资标准、生活待遇,但并没有授予相应的军衔。


7.“弑”

2013年10月浙江温岭市某医院3名医生被患者持刀捅伤,多家媒体在报道时称之为“弑医案”。“弑”是古语词,指臣子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不能用“弑”字。


8.“冒”

“冒”上部,两短横与左右竖不相连不封口,但不少人误写作“曰”或“日”。


9.“受权”误为“授权”

“授权”即把权力授予他人,“受权”即接受他人赋予的权力。


10、“羊蝎子”误为“羊羯子”

羊蝎子指羊的脊椎骨,俗称“羊蝎子”。“羯”有两个意思:一指羯羊,即阉割了的公羊;二指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匈奴的一个别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