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换一下题目,改成:“在房地产开发中,许多投资者往往会买上三四套房子,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楼市开盘,他们手中的资产就会大大 。”这儿就该使用“增值”,因为这儿的意思是由于种种原因房子本身的价值增加了。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说:
目前,在谈及资产运用的场合,“保值”和“增值”这两个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其中,对于“保值”一词的理解没什么问题,但在“增值”一词的使用中,却不乏语义含混之处。
增值,顾名思义,是指一事物的价值发生了增长。如原来值100元钱的东西,在其自身原封不动、无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价值涨至100元以上。这种价值增长与事物本体的变化无涉,而与该事物在社会中的供求状况相关,稀缺者贵,富余者贱。由贵变贱,为贬值,而由贱变贵,则为增值。几分钱一枚的普通邮票,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保存,成为绝版,能价值连城。
那么,企业资产,如一般的机器设备、厂房、原材料、成品等等,有这种特性吗?一座价值一亿元的工厂,放在那里不动它,十年、百年之后,它的价值会大于一亿元吗?显然,一般情况下,绝无可能。像机器、厂房之类的经营资产,若被长期闲置,不仅不会增值,而且还要贬值。即使是货币,埋在地下,藏在柜中,不去动用它,若无币值变动,一元钱还是一元钱,不可能增加为两元钱。所以,一般的资产并不具有“增值”的特性,就企业资产谈论“增值”云云,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
至此,大概会有人质问:如果我用10万元钱作投资,买设备,购材料,雇员工,造出产品后销售出去,获得12万元的销售收入,扣除10万元的本钱,净赚2万元的利润;这样,我拥有的资产价值从10万元增至12万元,这不就是资产增值了吗?
可是,这真是资产“增值”吗?让我们再仔细想一想。
投资10万元,赚得2万元的利润,投资者拥有的资产价值无疑是增加了。但是,这样的价值增长与古董一类物品因珍稀而价值上涨性质相同吗?很显然,在你的生产过程中,用10万元投资购买的设备、材料等并没有存留下来,而是被你用掉了。也就是说,你的这笔投资无论在实物形态还是价值形态上都已被你用光了,它已不复存在。但是你在使用这些资产提供产品或劳务的过程中,又创造出了新的价值,从而使你的销售额得以超过了你最初所投入的资本额。这种新增价值成为你所获利润的源泉。
在此过程中,你所投资本的自身价值并没有增加,但使用这些资本的过程为你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