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坐享其成   轻松办公
——还您一个轻松自然的工作心情
your work in a relaxed and natural in the mood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疑、查、问、补,做个好编辑
来源: | 作者:中文编辑校对网 | 发布时间: 2016-10-08 | 7392 次浏览 | 分享到:


“查”即查证、求证。查证工夫是编辑能力的重要体现。


“查”分两种,一种是书内查,即查书稿;另一种是书外查,即查工具。


查书稿

多人写稿而主编未做统稿的书稿经常会出现前后文不一致或表述矛盾的情况,常见的有书名、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不一致,同一引文不一致,数据不一致,文不对题(常见的是文大于题或文小于题)等,遇到这些问题,需要适时翻查书稿,做到前后一致,文题相符。


查工具

主要包括查原始文献、查传统工具书和利用网络工具3种。原始文献和传统工具书具有实证性和权威性的特点,网络工具快速便捷,具有线索功能、佐证功能或质疑功能等。


将质疑和查证进行到底


疑后不仅要查,而且要将质疑和查证进行到底。不能心存侥幸,或有畏难情绪。要有刨根问底,不查到根据势不罢休的精神。通过疑和查,书稿中发现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少量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进行下两步:问和补。


“问”即询问、请教。


问是一门技术,既要问对人,又要注意问的顺序,还要讲究问的策略。


问对人

问要有针对性,只有请教在某个问题上有造诣或有话语权的人,才能顺利解决该问题。选择请教的对象时,主要考虑专业是否对口、知识结构是否接近、编辑经验是否丰富等方面。

问有序


问的对象有身边同事、作者、专家等。问的顺序要遵循先内后外的原则。


(1)问自己。自己是否已查过了,是否自己能想到的求证途径都试过了。对于新编辑而言,切忌逢疑即问,应先设法去查证。只有动脑筋查证过的疑问,得到的答案才会记得深刻。只有养成自己求证的习惯,新编辑才能更快地成长。


(2)问同事。为了问对人,优先问专业对口的同事、优先问知识结构接近的同事、优先问老编辑,有时甚至还要多问几位同事。


(3)问作者和专家。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向作者请教。遇到比较专深、敏感或与作者有分歧的问题时,可能还需要请教专家。


问得法


向作者请教是解疑重要的方式之一。问作者要注意几点:


(1)尊重作者。一方面,应尽量少打扰作者,最好能一次问完;另一方面,应采取方便作者的方式。


(2)问实质。不要随便什么小问题都拿来问作者,这样只会让作者看轻编辑,怀疑编辑的能力。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能在内部解决的问题决不问作者。问作者的问题应是一些实质性或不得不改、不得不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