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坐享其成   轻松办公
——还您一个轻松自然的工作心情
your work in a relaxed and natural in the mood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国家版权局:新媒体转载他人作品,要给钱
来源: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5-12-08 | 10050 次浏览 | 分享到:

  12月3日上午,北京四五级的寒风并没有阻止150余位来自媒体界、政府新闻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法律学术研究机构等单位代表的脚步。他们聚集在新华社新闻大厦多功能大厅内,出席“第八届中国版权年会——保护新闻作品版权论坛”。与会媒体代表和专家认为,“先授权,后使用”“先授权,后传播”是新闻传播行为的基本底线,也是使用作品的法律基本原则。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应该进一步促使新闻媒体加强原创作品版权保护,提高新闻作品权利人、传播者和使用者的版权意识。

  本次论坛由国家版权局、新华社指导,中国版权协会、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主办。

  法律是版权保护最有力武器

  当前,新闻媒体正在深入推进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及新兴媒体,都把原创新闻作品版权视为核心资源与资产。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在主旨演讲中就保护新闻作品版权问题提出了五点倡议。一是要加大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强业界对新闻作品版权的认知、理解、尊重,增强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支持媒体机构维护正当权益。二是要依法加大对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力度。新闻媒体要紧紧依靠法治力量和法治方式,依法依规解决侵权问题,建设风清气正的新闻作品版权市场。三是要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使他们在制定标准、化解纠纷等方面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四是要强化新闻媒体行业自律。媒体行业内部要加强合作,形成保护新闻作品版权的合力,提升媒体机构在新闻作品版权领域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五是要研究解决传媒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主动借鉴国际版权保护先进经验、做法,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提供智力支持。

  “不经允许随意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无异于盗窃。”光明日报社法律顾问黄晓认为,新闻作品是新闻机构的原料和产品,它的权利能不能得到合法而有效的保护事关新闻机构的命运。

  版权仍处保护不足阶段

  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化作品的复制和转载越来越便捷,侵犯新闻作品版权的现象几乎每天都在互联网上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中央电视台被侵权最为严重的前5名节目中有4档是新闻节目,其中仅《新闻直播间》2014年的盗用链接总数就接近4万条。对这些新闻节目各种形式的侵权盗用,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独家价值和收视率,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媒体机构甚至个人任意篡改和歪曲新闻报道的内容,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张宁对被侵权的现状感到很痛心。他表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