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止渴”意思是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将来有大患。“鸩”(zhèn),指的是“鸩”(传说中一种有毒的鸟)的羽毛泡成的毒酒,不是“斑鸠”(jiū)的鸠。 
  	  
  	4.“有恃无恐”误作“有持无恐” 
  	  
  	“有恃无恐”是指因为有所倚仗而无所畏惧或顾忌。含贬义。“恃”(shì),依赖、倚仗的意思。应是“恃才傲物”(倚仗自己的才能而骄傲自大,轻视旁人)的“恃”,不是“持之以恒”的“持”。 
  	   
  	形体不同、音同或音近致误 
  	  
  	有许多字同其他一些字,虽然形体不同,但读音却相同或相近,如果对这些字的含义不透彻理解,就很容易张冠李戴。例如: 
  	  
  	1.“川流不息”误作“穿流不息” 
  	  
  	“川流不息”指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应是“百川归海”的“川”(河流),不是“穿针引线”的“穿”(通过)。 
  	  
  	2.“蜂拥而上”误作“蜂涌而上” 
  	  
  	“蜂拥而上”是指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而上去。应是“拥挤”的“拥”,不是“涌现”的“涌”。 
  	  
  	3.“枉费心机”误作“妄费心机” 
  	  
  	“枉费心机”意思是白费心机。“枉”是白白地、徒然的意思。应是“枉然”的“枉”,不是“胆大妄为”的“妄”(胡乱)。 
  	  
  	4.“直截了当”误作“直接了当” 
  	  
  	“直截了当”形容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不绕弯子。应是“截然”的“截”(jié),不是“连接”的“接(jiē)。 
  	   
  	形体不同、读音不同、意义相近致误 
  	  
  	成语中往往有一些字同其他一些字虽然形体不同,读音也不一样,但意思颇接近,如不谨慎,也会误用。例如: 
  	  
  	1.“披荆斩棘”误作“披荆斩刺” 
  	  
  	“披荆斩棘”,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清除障碍,艰苦奋斗。“棘”(jí)常与“荆”合用,组成“荆棘”一词,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用来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刺”(cì),指尖锐像针的东西。“刺”与“棘”意义有别。 
  	  
  	2.“以邻为壑”误作“以邻为祸” 
  	  
  	“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来比喻把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应是“沟壑”的“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