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某某办公用品生产有限公司
Office

中国首家办公用品整装服务公司
坐享其成   轻松办公
——还您一个轻松自然的工作心情
your work in a relaxed and natural in the mood


新闻资讯

拥有一支专业的网络营销团队,主要从事公司产品的网上在线营销。
News
Has a professional network marketing team, mainly engaged in the online marketing of the company's products
稿件隐性差错的防范
来源:中文编辑校对网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7-03-16 | 6897 次浏览 | 分享到:

隐性差错在新闻稿件中比较常见,又是编辑在审稿过程中最容易忽略、最难把握、最常出错的地方。隐性差错往往藏身于各种文字、数据、语法中,稍不留神就会见诸报端。

 

另外,隐性差错具有模糊性。有些语句表面上没有毛病,但读起来总感觉有问题,可又说不清哪里有错,这正是由隐性差错的模糊性所导致。

 

笔者结合日常校对工作,将最常出现的隐性差错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常识类隐性差错。校对人员虽不是通古博今、知文达理的专家,但有些常识性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比如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初看字面并无差错,但细究后,发现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一句诗。原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疾”表现出诗人迎着春风策马扬鞭的喜悦之情,而“急”却无法表达这一思想。

 

一篇报道环卫工人的新闻稿说:“他从事环卫工作30年,扫帚就用坏了1万多把。”30年是10950天,平均一天用坏一把扫帚,这明显不符合常理。

 

简称类隐性差错。简称是必不可少的新闻稿件写作方式,但是简称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许多简称是约定俗成的,一旦违规使用,势必会造成歧义。某报曾有一篇“普高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开始”的报道,从“体育专业”4字可以推断出这里的“普高”是指“普通高等学校”,而“普高”已被约定俗成为“普通高中”,这个简称就造成了明显的歧义。再比如将“冬季锻炼”简称为“冬炼”都是不规范的简称。简称的使用虽有其优越性,但如果模棱两可、无法确定时,建议直接书写全称以避免出错。       

 

习惯类隐性差错。习惯类隐性差错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对某些词语(组)的经常性的错误的使用。比如“该犯罪团伙涉案金额高达千万,受害人遍及北京、广东、广西等省市。”冷不丁校对时发现并无不妥,但敏锐的人一眼就会发现,记者将广西和其他两省市并列,“广西壮族自治区”不能误认为“省市”,犯了行政区划不清楚的错误。习惯类隐性差错常常以假乱真、辨识困难,长期以来人们已对这类错误形成思维定势,以至于以讹传讹。

 

数据类隐性差错。主要表现为数据使用不准确、产生数据的主体不准确、缺乏比较数据、数据与数据之间以及数据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混乱。比如一篇题为《2075户中低收入家庭有住房》一文说:“实际销售面积1.45万平方米,解决了约2075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计算一下,户均约7平方米,这个数据明显有问题。另外,2075户是准确数据,前面就不能用“约”,这是数据与数据之间以及数据与文字之间的关系不清楚(中文编辑校对网:上文环卫工人例也是数据差错)。由此可见,校对遇到数据时,一定要放慢校对速度,亲自算一算,就能把这类隐性差错消灭。

 

笔者以为,消灭新闻稿件隐性差错有以下几项措施:

 

首先,要努力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广采博纳,这是消灭隐性差错的基础。校对人员要广泛涉猎历史、哲学、地理、科技、法律、经济、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力争将自己锻造成为一名“杂家”。日常工作中要注重积累,将各种容易忽视的隐性差错备录在案并熟记于心。

 

新式语言词汇在不断增多,这要求校对人员不断充实知识储备库。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要参考最新出版的文字资料,使每一次的改正都有理有据。

 

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一些新提法,要及时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如果对这些新提法学习不到位,就不能把国家及地方政策准确及时地传达给民众,舆论导向就会出现偏差。

 

其次,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新闻行业的特殊性,校对工作往往需要在夜班完成。夜班不论是对工作人员的身心状况还是工作环境,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加之校对工作相对枯燥、校对任务大量而繁琐,校对人员的身心状态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校对质量便难免有好坏之分。故此,一名优秀的校对员,必须做到莫贪虚名、耐得寂寞;不厌其烦、持之以恒;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严谨细致、平衡稳定。

 

再次,要具有质疑精神。校对人员对任何新闻稿件都应该大胆质疑、小心求证,不盲目迷信原稿与权威。例如新华社电子稿件出错率很低,有人遇到电稿时便一瞥而过,孰知权威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笔者就曾多次校检出新华社电稿中的错误。毕竟在快节奏的新闻工作中,差错是难以避免的。遇到疑问或似是而非之处时要敢于质疑、处处留心,思考出错的原因,是因为记者录入文字错误,还是编辑的粗心大意所致,要多问为什么。要充分利用工具书、网络查阅质疑之处,必要时致电询问采访人与被采访人或有关专家学者。(作者薛来,中文编辑校对网有删减)